首页

国产足交在线

时间:2025-05-29 21:11:40 作者:文化中国行丨传统佳节邂逅国潮风 激发“端午经济”新活力 浏览量:85680

  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近期,随着端午假期临近,民俗体验游热度攀升,国潮风引领文化消费新风尚。赛龙舟、包粽子、挂艾草、赏古乐……各地文旅场景不断推陈出新,热气腾腾的“端午经济”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。

  端午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。如今,端午习俗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,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。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,与去年相比,端午民俗体验游的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%,文博游、非遗游、古镇游成为游客出行首选。

  以传统佳节为契机,多地因地制宜,深挖本地传统文化底蕴,推出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,文化游成为拉动旅游市场增长的新热点。

  河面上,锣鼓声、击水声不绝于耳;在岸边,加油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……近几年,蕴含传统文化又凸显竞技魅力的赛龙舟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的目光。端午节前后,各地龙舟大赛接连开桨,越来越多人希望前去“打卡”,体验“百舸争先”的乐趣。

  广东佛山“叠滘赛龙舟”是不少游客最期待的端午节活动之一。据旅行平台数据显示,今年端午假期,佛山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67%,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45%,机票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10%,屈原故里湖南汨罗旅游预订订单量也同比去年增长85%。以节为“媒”,各地将“龙舟经济”与旅游业相结合,进一步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,打造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新名片。

  “粽包分两髻,艾束著危冠”,端午节正是人们“味蕾寻鲜”的好时机。粽子消费市场近日热闹非凡,青稞粽、海鲜粽、红烧五花肉粽、紫糯栗蓉粽……口味升级、跨界“上新”,不仅折射出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,也承载着人们对传统习俗的珍视和幸福滋味的追求。

  今年的“国潮”味远不止有粽香。购物平台上,南瓜、荷花、元宝等小巧玲珑的各式香囊琳琅满目,艾草搭配黄金球、祈福卡片制成的艾草花束令人眼前一亮。传统工艺品也与现代时尚交融,打造出独特的“国潮端午”氛围。

  非遗市集也是端午假期的好去处。今年端午节恰逢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,亲子出游比例大幅攀升,端午非遗体验成为家庭旅行的热门之选。包粽子、做香囊、学古画,观看精彩非遗演出,聆听古韵音乐会,穿着汉服沉浸式游览古镇……多彩活动汇集成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、游园会,召集游客端午“拾趣”。

  端午假期,入境游热度继续攀升,来中国体验民俗文化被许多海外游客列入旅游清单,国潮文创、非遗体验备受关注和喜爱。随着“即买即退”与入境免签、入境便利化支付等方面的政策叠加,今年端午假期入境游酒店搜索热度超一倍,再次凸显“China Travel”对海外游客的吸引力。

  近年来,“文化大餐”日益丰盛,国潮消费持续火热。“传统民俗正在成为游客旅程中的亮丽风景线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,文旅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多文化体验新场景,“诗与远方”越来越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以端午节为契机,多地将传统民俗有机融入公园、美术馆、古镇等新空间,传统文化、国风古韵被重新激活、演绎,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,也将有效推动“端午经济”释放消费活力。(人民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古今交融碰撞 第五届晋祠国风文化盛典启幕

陕西省省长赵刚表示,重点项目集中观摩是检验陕西经济发展的一次次“大阅兵”,也是对陕西各个产业优化升级的一次次大考。通过不断改革产业结构,优化产业布局,加快产业引领,推动产业进步。“如今,一批批‘含金量、含新量、含绿量’高的项目,覆盖了各行各业各领域,反映出我省高质量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,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日益显著。”

香港金管局总裁:社会安定才能保障金融安全

银川12月4日电 (记者 杨迪)记者4日从《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政策吹风会上获悉,2025年起,电动自行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,宁夏公安机关将持续对电动自行车全面实施登记管理,对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发放正式号牌。

“国风饮品”圈粉“Z世代” 为传统文化买单成新风尚

毛宁强调,一个中国是历史事实和国际共识,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,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。美日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均向中方作出过郑重承诺,特别是日本还负有对台湾侵略和殖民统治的严重历史罪责,尤其应该重信守诺、谨言慎行。我们敦促美方把拜登总统关于美国不支持“台独”的承诺落实到行动上。

碧波荡漾青海湖邀游客共享生态旅游美好时光

据介绍,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农业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,中国地震局在永靖县推广现代栽培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技术,建成百合实验基地,以及涵盖花椒、苹果等10大产业的示范基地,帮助培育区域农产品市场品牌。

跟着北京旅游警察去“打卡”“天下第一雄关”——居庸关长城

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 林文学:知假买假,就是购买者明知是假冒伪劣,仍然购买,并主张价款十倍惩罚性赔偿的行为。知假买假十倍惩罚性赔偿有利于惩治假冒伪劣,也存在借维权敲诈勒索等乱象。社会各方面一直存在不同认识,司法实践也不完全一致。最高法院发布典型案例,亮明了惩治造假售假的鲜明态度,同时依据《食品安全法》和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的精神,明确在“生活消费”范围内支持惩罚性赔偿请求。这一司法态度,不仅依法支持消费者维权,发挥人民群众对违法行为的监督作用,也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。比如,张某分46次购买46枚过期咸鸭蛋,一枚咸鸭蛋2.2元,依照赔偿金额不足1千元按1千元赔偿的规定,起诉商家赔偿4.6万元。法院认为,这不符合正常消费习惯,依法认定张某购买咸鸭蛋总价款101.2元为“生活消费”,支持10倍惩罚性赔偿共1012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